首页写作素材写作用典【写材料用典】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
写材料的笔杆子

文档

50635

关注

15

好评

0
DOCX

【写材料用典】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

阅读 736 下载 97 大小 32.47K 总页数 3 页 2024-05-11 分享
价格: VIP免费
    温馨提示:文库大亨网200W+文档均可自由编辑,下载下来稍加修改即可使用。每日更新2000+涵盖各方面,助你快速准确写好材料!
下载文档
/ 3
全屏查看
【写材料用典】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
还有 3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

1、本文档共计 3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本文档源于本站文库大亨网,自2012年创建已稳定运营10年+,是诸多职场老笔杆私下强力推荐的写作神器
3、文库大亨全站文档超200W+,涵盖各类热点材料、范文模板、写作素材等,每日更新2000+新材料。更有AI智能写作、办公效率工具,是公文写作、笔杆子写材料、文秘工作者必备的写作神器!

2、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,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,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,费用不予退还,情形恶劣者,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。

【写材料用典】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【例文】“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。”广大党员干部要動于审视自我、解剖自我,敢于直面问题,以“疾在腠理,不治将恐深”的危机感,拿出刀刃向内的勇气和即知即改的作风,不断磨砺完善自己,提升政治境界、思想境界和道德境界。(中国纪检监察报《改过宜勇迁善宜速》)【典故】出自清代袁枚《续诗品·勇改》,千招不来,仓猝忽至。十年矜宠,一朝捐弃。人贵知足,惟学不然。人功不竭,天巧不传。知一重非,进一重境。亦有生金,一铸而定。【释义】意思是,知道一层不足,就意味着抵达一层新境界。该句从诗词创作联想到做人,亦应以境界为最上,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觉悟、精神修养,把人做得更好。【赏析】古人讲,人非圣贤,孰能无过。面对过错的态度,能洞见一个人的胸襟气度和思想境界。清人郭琇任吴江县令时,上司余国柱十分贪婪,公然向所属各州县索贿,郭琇“有样学样”也搜刮民财。后新任上司汤斌到职后,着手整治官场贪腐之风,对郭琇的行为严加斥责。郭琇悔恨不已,回到县衙,忙叫人挑来清水,自洗厅堂,并贴出告示:“前令郭琇已死,今来者又一郭琇也。”从此,他痛改前非,脱胎换骨,成为有名的“铁面御史”。改过有“勇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,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良作风。李立三在东北化名李敏然为一些单位讲党史时,他主动讲到“立三路线”,并深入分析错误形成的原因和领导人的责任。课后有人提问:“你怎么知道当时犯错误人的心理?”李立三回答:“我就是李立三。”短暂的沉寂后,会场上突然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;王震将军在新疆工作时,错误处理了一位同志,他认识到问题后,马上撤销处理,向这名同志作检讨。新时代新征程,广大党员干部要保持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,掩饰缺点,不文过饰非,不断创造新的业绩。【用法】主要适用于党课报告类、作风建设类话,侧重强调自我革命,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要严于自警自省、检视不足,持续提升党性修养、能力素质。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