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范文大全其它公文【写材料用典】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,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
写材料的笔杆子

文档

50635

关注

15

好评

0
DOCX

【写材料用典】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,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

阅读 994 下载 157 大小 29.44K 总页数 3 页 2024-12-03 分享
价格: VIP免费
    温馨提示:文库大亨网200W+文档均可自由编辑,下载下来稍加修改即可使用。每日更新2000+涵盖各方面,助你快速准确写好材料!
下载文档
/ 3
全屏查看
【写材料用典】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,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
还有 3 页未读 ,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


1、本文档共计 3 页,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,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。
2、本文档源于本站文库大亨网,自2012年创建已稳定运营10年+,是诸多职场老笔杆私下强力推荐的写作神器
3、文库大亨全站文档超200W+,涵盖各类热点材料、范文模板、写作素材等,每日更新2000+新材料。更有AI智能写作、办公效率工具,是公文写作、笔杆子写材料、文秘工作者必备的写作神器!

2、本站所有文档资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,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(如 [转卖]进行直接盈利或[编辑后售卖]进行间接盈利),一经发现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,费用不予退还,情形恶劣者,我站将追究侵权责任。

【写材料用典】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,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【例文】“马不伏枥不可以趋道,士不素养不可以重国。”人才是培养出来的,更是用出来的。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、数学家谷超豪给自己定下“三不”原则:不压制年轻人的想法、不阻碍年轻人的发展、不挡年轻人的道。(解放军报《人才以用为本》)【典故】出自汉代班固《汉书·李寻传》,马不伏历枥,不可以趋道;士不素养,不可以重国。《诗》日“济济多士,文王以宁”,孔子日“十室之邑,必有忠信,”非虚言也。陛下秉四海之众,曾亡柱干之固守,闻于四境,殆开之不广,取之不明,劝之不笃。【释义】意思是,马如果不勤加喂养就不能在路上飞奔,人才如果不经常培育就不能使国家强盛。比喻领导者应当重视培养人才。【赏析】济济多士,乃成大业;人才蔚起,国运方兴。纵观中国历史,凡是升平昌盛之世,总是伴随着大批人才贤士的出现;凡是有作为、有建树的历史人物,对人才问题总是高度重视的。像萧何月下追韩信、刘备三顾茅庐请“卧龙”等故事,已为大家熟知,成为千古佳话。从鲜明提出“政治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”,到大力倡导“尊重知识、尊重人
返回顶部